第(3/3)页 “陈先生,若是想做这大黄鱼花胶,按目前的思路,其实已经足够了。” “甚至……手工制作可能更具优势。” 他进一步解释道: “在南洋那边,一些老字号海味行和高端的师傅,他们反而更认这种传统手工炮制的花胶。” “那些老板和厨师觉得手工处理能更保留鱼鳔本身的胶质和风味。” “这种处理方式不像机器烘干那样,容易破坏内在的纹理。” “好像管这个叫古法生晒反而视做上品。” 陈川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兴趣: “南洋还有这种说法?” “千真万确。” 林浩然肯定道: “而且不止南洋,就连港城澳城那边也是如此认为。” “如果能保证原料是野生大黄鱼,制作过程干净卫生,品相完整。” “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龙腾的渠道进行针对性的营销。” “强调这是野生大黄鱼胶,突出其稀缺性和传统工艺价值。” “说不定效果会比直接卖原材料或者用机器大规模生产更好,利润空间也更大。”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。 陈川确实是想过,利用大黄鱼花胶去开拓一些高端的市场。 但他一直想的只是先给乡亲们过渡,然后再通过机械设备扩大规模。 其实这种做法产品竞争力是会小很多的。 只是陈川的目的是通过先知先觉和大量资金的注入,提前抢占市场。 用资本进行控制。 而林浩然此时的想法显然是一条最有竞争力,而且能将利益最大化的路径。 陈川嘴角慢慢浮出一抹笑意: “浩然,你这个想法很好啊。” “就按这个思路,你先着手准备前期的市场铺垫。” “等我们第1批成品出来,立刻就能对接上去。” “明白。” 林浩然郑重点头。 “好了!” 陈川拍了拍手,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声音洪亮, “都别愣着了!” “大海,带人去买网具,懂行的老把式,再仔细检查一遍新船,确保晚上出海万无一失!” “咱们龙腾,今晚就要撒下第一网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