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朗宁知道如今的贾蔷和之前见到的又有些不同。 他也在朝廷为官,知道贾蔷如今是君侯,差不多是最红火的时候。 京城的大小官吏基本都知道了贾蔷的事迹。 养偌大的一个军机处,每天的开销都跟流水一样。是个巨大的缺口。 钱在扬州,运输的话太显眼了,远水也解不了近渴。 三家雅阁还支撑不住这么大的开销。 所以贾蔷只能是再另外想法子。 今天的这笔订单能大赚一笔,可以支撑好长的一段时间了。 随行的几个人都震惊到了,实在想不到不过半天的时间,两百万两银子的订单就这么到手了。 一匹丝绸卖给西洋人是十八两。 而实际的成本才四五两。 足足四倍的利润。 这里直接就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。 实在是想不通,钱当真就这么好赚了吗。 难怪那些个商人都敢铤而走险,干一些法律之外的事情。 这么多的官员为了钱败落了。 相信这些个西洋商人都知道贾蔷的身份,不敢使什么手段。 朗宁好奇的问道:“侯爷,这些日子,你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太高调了,会不会出什么事?” 朗宁对华夏史有过些了解,历朝历代太猖狂太高调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。 都会被君主忌惮。 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充公。 像前朝的沉万三,富可敌国,还不是被抄家了。 这些个日子,皇帝抄家的速度非常的频繁。 所以朗宁提醒了下贾蔷。 别太高调了。 士农工商,商人可是可以随意被打压的。 贾蔷不在意这些。 事先已经跟皇帝打过招呼。 能够成立一处新的队伍,军费自理。 也允许贾蔷使用些手段。 有了皇帝的首肯,贾蔷自然大办特办起来。 即便这些个事都被锦衣军知道,传到皇帝耳朵里也没啥好怕的。 只要扬州地下埋藏的那一批上千万两的财物不被人知道就好了。 “多谢朗宁先生关心。这些我并没有放在心上。我对贵国的人文风情倒是有些好奇,等哪日朗宁先生要是回国的话,还请知会我一声,好去做客。” 第(2/3)页